董事長寄語
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的第三個年頭,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自二戰以來最為深刻的巨變。
一方面,全球氣候問題愈加尖銳;主要經濟體復蘇緩慢,地緣戰爭的炮火尚未停歇;疫苗、健康、教育、就業等問題不斷挑戰全球治理;全球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,距離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變得更加遙遠;能源危機、糧食危機成為時刻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
另一方面,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、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認可的最大公約數。
投身于產業和投資三十余年,我深切感受到當前對經濟下行的普遍焦慮,企業家對再投資時有觀望,消費者對消費支出增長時有擔心,資本市場反復波動,預期不穩。經濟雖有韌勁,但修復的過程將需要較長時間。
面對這樣的環境,難免時有焦慮、擔心,但更需要的是重新思考。我們所面對的經濟環境、社會環境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,在巨變的時代中,投資機構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和價值?何種機制能保障和敦促我們更好地履行管理人責任?未來十年什么力量可以帶領我們穿越周期?
今年是毅達資本成立的第9個年頭,也是全面推行ESG投資的第4個年頭。走過了生存發展的初創期和快速增長的擴張期,我們也在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“做難而正確的事,把難而正確的事做得更有價值”是我們一點一滴積累出的經驗。
ESG投資,就是當下難而正確的事。今天,ESG投資理念已逐漸融入到毅達資本“募、投、管、退”的全業務流程中。在募資端,我們不僅設立了生物醫藥、化工新材料等主題基金,還有聚焦人才發展、文化產業等推動社會人文發展的專題系列基金;在投資端,在投資賽道的篩選和布局上,我們看重雙碳技術、半導體、高端新材料、軍民融合和以扎實的基礎研究和科研開發為基石的技術應用發展,同時我們將ESG考量納入流程;在投后方面,充分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股東影響力,推動被投企業ESG的實施和提升;在退出方面,幫助被投企業提前規范公司治理,為成為高質量上市公司做好準備。
在時代的變遷中,我們對于投資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化和升華,我所理解的ESG投資不是慈善行為,也并非情懷投資,而是實打實、硬碰硬的長期主義價值觀檢驗。
將ESG理念融入公司運營和投資決策中,把ESG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,用 ESG構筑投資護城河,我們才能夠最大限度捕捉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社會和環境價值,而這正是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前提。
我們不需要ESG作為外衣,我們實實在在地將ESG理念貫徹于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,真正做到與投資人、股東、被投企業和員工實現共享共贏,引領創投行業自律健康發展。這就是我們在巨變時代下矢志不渝的初心。
以E為橋,與S為伴,以G為梯,期待與社會各界共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,把難而正確的事情做得更有價值。